禾木草原位于布尔津县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,海拔1124~2300米。
盆地周围山体宽厚,顶部呈浑圆状,河流多切割为峡谷,地形复杂,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,将草原分割为两半,山地阳坡森林茂密,苍翠欲滴,马鹿、旱獭、雪鸡栖息其间;而阴坡绿草满坡,繁花似锦,芳香四溢,蜜蜂在采花酿蜜,牛羊满山遍野觅食撒欢,一派迷人的广袤草原景色。
禾木图瓦语:“哈熊身上肥美的膘油” 关于图瓦人的历史,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。如果说喀纳斯是“神的后花园”,那么禾木就是“神的自留地”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233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139.jpg赛里木湖
旅游名胜景区,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是新疆海拔最高、面积最大、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,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,因此有“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”的说法。赛里木湖古称“净海”,位于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,紧邻伊犁州霍城县,湖面海拔2071米,东西长30公里,南北宽25公里,面积453平方公里,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,湖水清澈透底,透明度达12米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440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510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648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2704.jpg
喀拉峻旅游区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,喀拉峻旅游区是“新疆天山”世界自然遗产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、美学价值最高的区域。喀拉峻被诠释为:在全球200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的“中亚山地草原与林地生态区”中,以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完好的保持状态,成为天山山地针叶林、天山山地草甸草原最典型的代表。
五彩斑斓的花簇、点缀期间的白色毡房、绿毯上散布的流云羊群、墨绿的原始森林、深邃的大峡谷,配以天际的蓝天、白云和雪岭冰峰,构成一幅美丽绝伦的画卷!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21103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21110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5502.jpg
巴音布鲁克
蒙古语,意为“富饶的泉水”。主要得益于周边众多雪山融水的慷慨,才使得这里形成大量草肥水美的沼泽草地和湖泊。“天鹅湖”与“九曲十八弯”无疑就是最经典的杰作! 天鹅湖实际上是由众多相互串联的小湖组成的大面积沼泽地,这是全国第一个天鹅自然保护区。蒙古的土尔扈特、和硕特等部落,在渥巴锡的率领下,从俄国伏尔加河流举义东归,清政府特赐水草肥美之地给他们,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。这里幅员辽阔,地势平坦,水草丰美,遍地是优质的“酥油草”。这里盛产着焉耆天山马、巴音布鲁克大尾羊、中国的美利奴羊和有“高原坦克”之称的牦牛,被誉为“草原四宝”。 中国最美六大沼泽湿地之一。
注明:九曲十八湾的蚊子与景区同名。草原上气温较低,要注意防寒,即使在夏季的七、八、九月,夜间休息时都须盖厚棉被。拍摄时间:夕阳
天鹅湖一带为草原湿地沼泽,切勿贪看天鹅靠得太近而陷入沼泽。
镇上的野蘑菇汤饭值得吃。当天海拔有些高,会有短暂不适合头晕瞌睡,请多喝水少剧烈运动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101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145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157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235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310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327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357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qq图片20180115213410.jpg
天山大峡谷
天山大峡谷为景区名,新疆境内有两个天山大峡谷,一个位于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北部,一般称为库车大峡谷或克孜利亚大峡谷,为国家级地质公园;一个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南山旅游区内,为国家AAAAA级景区。神秘的“天山大峡谷”是天山支脉克孜利亚山中的一条峡谷,由红褐色岩石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风刻雨蚀形成。“天山大峡谷”红褐色的山体群直插云天,在阳光照射下,犹如一簇簇燃烧的火焰。“天山大峡谷”的迷人之处,不仅仅在于它的雄奇、险峻,而在于它的幽深、宁静和神秘,我们根据路况时间确定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8_104749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8_110610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8_124636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8_125159.jpg
罗布人村寨以罗布文化为灵魂,原始生态为基础,集民俗风情为特色,融沙漠、湖泊、胡杨、河流为一体。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最纯正的原始风味。罗布人村寨位于尉犁县城西南35公里处,距库尔勒市南85公里处。村寨方圆72平方公里,有二十余户人家,是中国西部地域面积最大的村庄之一。罗布人,又叫罗布淖尔人。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,他们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,“不种五谷,不牧牲畜,唯以小舟捕鱼为食。”其方言也是新疆三大方言之一,其民俗、民歌、故事都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7_174136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7_170609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7_170802.jpg
夏塔 位于新疆伊犁昭苏县的夏塔是一处富有神奇色彩的旅游胜地。这里濒临高峰林立的天山主脉,有烟波浩渺的特克斯河,夏塔峡谷则以该河的山口、古道、古遗址、民俗和自然景观组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古文化旅游区。夏塔是蒙古语“沙图阿满”的音传,为“阶梯”之意,是古代伊犁至阿克苏的交通驿站,现为夏塔柯尔克孜民族乡政府所在地。(备用景区)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78310a55b319ebc4541c48ff8c26cffc1e17166b.jpg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0b55b319ebc4b745a7f08970c1fc1e178a82156b.jpg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8.jpeg
在美丽的新疆天山,百万亩壮美的那拉提草原正山花烂漫,期盼您的到来!那拉提,蒙古语意为“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”,一个冬暖夏凉的“空中草原”,一个365天都可以看到莽莽雪山的“骏马乐园”。这里集蓝天白云、冰川雪峰、森林草原、峡谷河流于一体,是世界四大高山河谷草原之一。
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6_093429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6_104113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img_20180706_094241.jpg 克孜尔石窟又称克孜尔千佛洞或赫色尔石窟,中国佛教石窟,位于新疆拜城县克孜尔镇东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悬崖上,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。(备用景区)克孜尔石窟是中国开凿最早、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,大约开凿于公元3世纪,在公元8-9世纪逐渐停建,延续时间之长在世界各国也是绝无仅有的。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。克孜尔石窟有4个石窟区,正式编号的石窟有236个,大部分塑像都已被毁,还有81窟存有完美精美壁画,为古代龟兹国的文化遗存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千佛洞1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千佛洞2.jpg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:千佛洞3.jpg
是否走罗布泊,还有茫崖,茫崖是中国红棘之乡,那里也是野生盘羊的栖息地,但是海拔比较高了,在4200米左右,看情况吧,身体都不错,就走茫崖进格尔木,那里走中国的第二大盐湖察尔汗盐湖,还有昆仑山口。后面就是青海湖,崆峒山,回济南。身体不行就绕行吐鲁番进甘肃。如果绕行,就走敦煌、鸣沙山,嘉峪关,张掖丹霞地貌回济南。
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 大同市的云冈石窟,有窟龛252个,造像51000余尊,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。北魏和平年间(公元460年至471年)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,在京城西郊武州塞,开凿石窟五所,现编号第16窟至第20窟,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“昙曜五窟”。其他主要洞窟,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,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。其中的昙曜五窟,布局设计严谨统一,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。
云冈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。其他三大石窟是:敦煌莫高窟、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。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。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(公元453年),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(公元494年),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(公元520~525年)。石窟依山而凿,东西绵亘约1公里,气势恢弘,内容丰富。现存主要洞窟45个,大小窟龛252个,石雕造像51000余躯,最大者达17米,最小者仅几厘米。窟中菩萨、力士、飞天形象生动活泼,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,上承秦汉(公元前221年~公元220年)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,下开隋唐(公元581~907年)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,与甘肃敦煌莫高窟、河南龙门石窟并称“中国三大石窟群”,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。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。2007年5月8日,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。
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,内容丰富多彩,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,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。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、中、晚三期,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。早期的“昙曜五窟”气势磅礴,具有浑厚、纯朴的西域情调。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,装饰华丽著称于世,显示出复杂多变、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。晚期窟室规模虽小,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,比例适中,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“瘦骨清像”的源起。此外,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,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。